找到相关内容444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菅野博史:《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

    千千万万的植物平等接受甘霖雨露,得到充足的水分,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这不正象征着人类在尊重差异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同在一个地球上和谐共生的道理吗? ...

    菅野博史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473333.html
  • 张元隆:佛法的安心之道——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

    情绪警告我们。有时可能是身体盼望呵护的警讯,甚至是生命渴求重新定位。这种警讯所衍生的戒慎恐惧心理,要求我们停下来,留神步步逼近的危机,探索自己的身心,为自己的未来重新规划定位;这是促进个人成长的良机,...

    张元隆 (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473334.html
  • 王政与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统治与弥勒信仰

    自居的儒教  及成长于本土的道教, 早在太武帝即位初年即联合起来反抗日益兴盛  的佛教。  公元四二四年,亦即太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天师道寇谦之至平城  ,经崔浩引荐,甚得太武帝器重。翌年太武帝于平城营建...

    陈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373401.html
  • 黄庭坚诗禅交融的生命实践--论禅学修养对黄庭坚诗歌创作与理论之影响

    环境中成长,黄庭坚诗云:  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送密老位五峰〉)  描述其住处环境附近佛寺...

    谢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2473438.html
  • 学诚法师: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

    极其微薄,甚至连一块布、一根针也难以生产。由此可以说:个人生命的维持、财富的获得、智识的成长、尊严的建立完全得益于社会人群。  因此,我们回报社会、慈善兼济,既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明睿的理智,也是一种...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773564.html
  • 色业处

    生命之物两者。第三种声音包括一切不在首两种声音之内的声音。第二种不适于作为观禅的目标,但第一与第三种则适合。  辨别四个相色(Lakkhana rupa)  只有在能够看到投胎和胚胎于胎里成长中的...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473625.html
  • 薪火相传 众缘和合 守正出新——浅谈当代汉文大藏经整理传译之方向

    的组织形式转为官译,译场内部分工很细,这种翻译组织形式至今仍影响着当代的翻译活动。 4、佛教自身成长为汉文大藏经的传译提出了紧迫的时代命题。 佛教的自我繁衍、自我整合、自我更新、自我再生的机体功能...

    延藏

    |薪火相传|众缘和合|守正出新——浅谈当代汉文大藏经整理传译之方向|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2773634.html
  • 略谈汉文大藏经的编藏理路及其演变

    汉文佛教典籍及相关文献的丛书,是汉传佛教基本典籍的总汇。汉文大藏经随着汉传佛教的发展而成长壮大。它与汉传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个时代的汉文大藏经基本上反映了那个时代汉传佛教的...

    方广锠

    |略谈汉文大藏经的编藏理路及其演变|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4073639.html
  • 隋唐佛教文化

    处的环境,可谓以己之长直搏要害,搴旗陷阵,一马当先。  佛教在中国,还必须经常面对本土成长起来的道教,两者之间真正宗教理论意义上的争论并不多见,反倒是现实利益的冲突时有所闻,北魏以来多次镇压佛教,相传...

    [日]砺波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373652.html
  • 何蓉: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

    矛盾所造成的,前一种是“王令”,即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与宗教政策,后一种是“僧律”,即佛教僧团的戒律或内律。灭佛事件的结果是,既有的佛教传统受到打击,新的戒律和组织方式也由此逐渐成长起来。  而从国家...

    何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4973959.html